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社區總體營造」 簡報












期末書面報告-「社區總體營造」

何謂社區總體營造:
「社區總體營造」主要希望由社區居民的觀點,重新詮釋與參與具有地域特色之文化性公共事務,強調透過「由下而上」、「民眾參與」、「社區自主」、「永續發展」等運作原則與方式,培養凝聚社區意識,開發利用社區人力資源,加強社區營造人才培育工作,強化社區組織運作,期能藉此喚起民眾參與民主社會的公民意識,逐步累積社區的基礎能量,凝聚居民共識,共同思考社區的發展方向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發展分類:
1、產業發展
2、社福醫療
3、社區治安
4、人文教育
5、環境景觀
6、環保生態

面向切入點:
1、社區環境景觀的營造 (親水、綠化與無障礙等) 2、地方特有產業之開發與文化包裝 3、古蹟、建築、聚落與生活空間之保存 4、民俗廟會祭典與地方生活文化的展現 5、工地方文史、人物、傳說、典故之整理呈現 6、現代文化、藝術、生活、學習與學術研究的設施與活動 7、增進地方健康福祉的社區合件事業 8、生活商店街的營造 9、社區形象與識別系統之創造 10、地區文化旅遊品質之精進。

十年社造的形象識別面向觀察:
台灣自一九九四年引進日本社區總體營造觀念和作法,先從文化角度切入,慢慢形成政府各部門的連結推動。而這股社造風氣在十年的專業者與社區居民的一起努力下,已在全台灣實踐出自我的經驗。社區總體營造,即為社區總體面向的經營、創造,在這一波的社造力量尤以文史工作者、文教基金會貢獻最多,但相對的也象徵更多的專業資源被有意無意、似是而非的觀念排拒門外。   
包括造人、造產、造景、造福、造史的廣大議題和層次,因此社區的經營和創造,就絕非由學者、文史工作者、基金會關心社區發展的人發動才可。另外文建會的能力也不足以讓社區營造活化,更需要其他部會加入一起推動才是。而十年的社造在台灣的經驗是一直有一種學者專家立論「重要的是社區的共同參與,專業不宜介入太深的聲音」,無形中論述審查者成了指著別人的專家特權,打擊了社造的參與,並形成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的矛盾糾結(就公部門的觀點及專家的審查,其實也處處出現過度的由上而下的干預及專制,形成輔助施小惠的單位,讓社造不知不覺成了形式成果)。另外一種聲音也是社造的盲點,社造重視的是社造的參與過程,而不是結果,無形中十年的社造不是跟著政府的計畫做,交一堆參與人多的成果照片結案,就是複製出一堆相似的推動模式,及聽不懂的深奧名詞,結果不但在過程中少了形象品質,也少了精緻化結果。

  社區社區總體營造既然叫總體,那就是我們大家有心共同經營就要細心設計,容或觀點不同、速度不同、啟發不同,也要以善念相待相信社區居民、伙伴、社區、各種不同領域專家、各種資源等,有了這個前提,我們才能在文化美、環境美、生活美的議題上有了更有效率和持久的經營績效。

社區產業發展與經營模式探討:
從產業經營模式看社區產業,產業的經營型態大致可以分成兩總類型,「市場化」的經營模式與「地場化」的經營模式。在文化經濟中的市場化經營可說是「文化工業」,而文化工業指的是均質化、庸俗化、提供大眾消費、強調大量生產的方式,個人不但無法主導文化,反過來是被工業生產所主導。在市場化經營模式中要有市場優勢多半必須具有如下的經營策略與特性:產品本身須有極強的競爭力、必須靠品牌、必須量產以降低售價、必須有廣大的行銷通路、產品的實用性強等。另一方面,「地場化」的經營模式所強調的是採取現地消費模式,也就是所謂「體驗經濟」,所採取的是一種群體戰的策略,非靠單獨的產品吸引消費者,而是靠一個地方的綜合氛圍所產生地場消費的吸引力:包括工藝、美食、文化館、古蹟、民宿、節慶、建築、景觀、人情味…等等。

台灣在發展文化經濟的歷程中,肇始於這些幾年來文建會所推動的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中以「文化產業化」與「產業文化化」的理念。這樣的「文化產業」不同於「文化工業」,「文化產業」則完全是依賴於個別的獨特性,也就是產品的個性、文化傳統性、地方特殊性,包括工匠或藝術家的獨創性,所強調的是產品的精神價值內涵,這些卻正是文化工業所沒有的質素。就產業獲利的模式而言,文化產業也呈顯出其地方的特質。文化產業不像以資本家及勞工關係為主的工業文明,它的利潤不會集中到少數特定資本家手中,反而是稀釋到所有在地居民身上。文化產業並不似工業模式以掠奪土地資源和污染環境作為代價,文化產業建立在與生活環境的彼此依存關係上,因此強調保存傳統和地方的魅力,發掘地方的創意與特色。所以我們在談社區產業的發展,就必須思考究竟社區產業適合「市場化」的經營模式亦或是「地場化」的經營模式,是「文化工業」亦或是「文化產業」。

社區獨特的生活方式。美感在過去的社會中比較沒有餘裕去被考慮,現在則不同了,大家對「美」的需求,反映在各種生活消費上,更有多重討論的空間,無論是刺繡刺得很快樂,亦或是由木屐所帶來的希望,也都可以成為一種美,核心的價值就在於這種充滿喜悅、信心、希望又具地方特殊人情味的感覺。另一方面,在地社區居民對於生活美學的觀點,亦可以跟藝術家或是學者的審美觀點進行對話,欣賞彼此詮釋美的觀點,相互刺激成長與進步。在現代人所有的消費統計中,旅遊、學習等等越來越佔有很大的比例,像這種體驗形式的消費型態,也就是一種新的產業型態。我們現在談社區產業,不應該再用傳統模式來經營現在的消費市場,只是去滿足消費者較低層次的物質需求,甚至社區要能去滿足消費者自我實現的需求。

理想的社區產業模式--「內發型」的地域設計!當我們談到社區產業的發展,不應只是單一經濟面向的課題,而是一個「聚落永續發展」的課題。我們可以期待一個理想中的村落或是都市裡的一個街區,它的產業生態是所有區域裡的家庭整合的結果,譬如有的家庭種植染布的植物、有的家庭經營民宿、有的家庭負責製作傳統手工藝、有的家庭負責維持祭典活動、有的家庭負責訓練陣頭、有的家庭負責開發設計,整個區域的生產型態是重新整合、相互依存的。此種地方的生活方式或生產方式絕不是要回到過去的生活狀態,做為活標本供外人娛樂,而是要在工業化與全球化的競爭底下,所嘗試發展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產業經濟,是要以驕傲的傳統做為地方恢復生機的基礎,這稱之為「內發型」的地域設計產業方式,其型態往往是以社區的、地方的、區域的生產組織與分工做為主導,不是工業式的量產取勝,而是以傳統、創意、個性所整合出的地方魅力來取勝。

社區產業的功能是要滿足生活所需,其次是充實社區居民的生活,因此社區產業規模就不會很大;它既然是要讓民眾生活充實愉悅,也就不會去破壞居住環境,而以量少但生生不息永續經營的方式。對外,遊客來到社區參觀消費,是為了要滿足一種情感或是尋求知識的交流,透過體驗的方式去了解社區獨特的文化,因此社區產業的經營模式應該是「地場化」的消費型態,吸引民眾走入社區進行消費,而非社區生產大量的商品向外傾銷。這樣的「內發型」的地域產業設計方式,是遵守地方原有的條件來尋求適合地方發展的方向,是發掘地方真正的需求,由地方和居民內部產生出構想和提案的;它是掌握地方社會、經濟、文化體系的特質,運用地方自有資源,並採用適當設計(Apporopriate Design)的理念來呼應地方資源與技術條件。
各個社區可以再重新思考社區中各個組織所扮演的角色與彼此的關係:
* 社區組織(村里):鋪陳產業發展環境、爭取政府資源、協助人才培育、社區品牌形象建立、產業協定、扮演同業公會性質的角色。
*社區共營事業(合作社、福利社):提供就業機會、產業行銷窗口、類似社會企業與國營事業的角色、提供社區回饋。
*社區個別經濟體:社區裡的工作室、小店家或外來企業等,形成互補共生式的內發形產業鏈。
在這樣的原則與思考之下,我們似乎可以期待一個健康而永續的理想社區產業發展模式。

全球化趨勢下的社區營造之挑戰:
社造重過程,重累積,累積到一定能量時,它才會有好的改變。台灣的社造政策與資源,難以累積到好的改變,更惶論到社區的可持續發展,這樣我們還要如何談國際化,如何談發展及轉型?我們一直無法面對問題,只是想轉移焦點。但是,面對國際,面對中國,台灣社會及社區是沒有退路的。台灣無論自然資產或文化資產,她的豐富度在國際上是頂尖的,加上台灣好的治安,好的人情,好的料理,如果政府與人民可以全力投資整理出乾淨、優美的環境,藉此吸引國際人士來台度假;甚至以此策略刺激國內社區旅遊,民宿幫忙賣農產品,而且鼓勵生產高品質、安全的農產品,建構一個自助、互助的有品味、有信任的新社會結構。當社區可以不瓦解,當社區可以自豪地面對自己、站了起來,我們才有力量面對全球化;也才能不畏懼全球化的壓力,甚至在這政府與全民的努力中創造生機。

社區營造案例:
社區名稱︰澎湖縣湖西鄉北寮社區
主要族群︰閩南籍,大多以漁業為生
發展目標︰
1、入口意象營造 2、古蹟維護
3、聚落環境綠美化 4、社區資訊化
5、基本產業資源調查 6、新建漁人碼頭
7、出版刊物 8、垃圾分類、廚餘、污水處理
9、碼頭梯階加設扶手 10、遊艇碼頭預定地護灘
11、照顧弱勢者 12、改善經濟,促進地方繁榮

未何關心社區營造:
最近這十年來,台灣各地興起了藝術家駐村的熱潮,政府大力的整修閒置空間諸如鐵道倉庫、糖廠、酒場等工業舊址,讓藝術家進駐,但都僅止於封閉式園區的藝術創作者個別展現,與社區的互動極少,對社區文化環境的改造,或新觀念的帶動,藝術品味的提昇,幫助有限。這十多年來,台灣的節慶活動如雨後春筍,琳琅滿目,標榜以藝術家進駐方式的案例愈來愈多,諸如屏東半島藝術節、金門碉堡藝術節、花蓮石雕藝術節、嘉義縣北回歸線夏至藝術節、新竹縣大隘藝術節等,藝術家分別以在地的素材(比如半島以蓮霧枝、金門以廢棄碉堡、花蓮以當地石材、大隘利用教堂、古厝)進行創作,但與社區居民或社群互動及共同參與的程度,仍嫌不足,對當地人與環境的改造,文化積累成效皆有待評估。但是最近這兩年,在南部嘉義縣的小村落裡,我們卻看到了另一種可能。社區營造不再只是文史工作者或建築、環保專業者的專利,藝術家也可以走出畫室、演奏廳,投入社區文化環境的改造。

『社區營造』透過設計藝術,媒合適當的藝術家展開長時間進駐或操作短期性工作坊,摸索出可能與社區互動的方向,運用有限的經費,發揮最大創意,因此當文建會於2008年全面展開藝術家駐村計畫,以及青年藝術家駐校計畫之時,當思計畫精神的掌握與操作方式的建立,投身社區的改造,因為在這個計畫中,藝術家的思考與工作方式得以改變,除了可以運用並發展當地資源,帶動觀光人潮,為台灣製造經濟效益,更為台灣藝術家及設計者帶來另一筆可觀的收入,讓藝術成為形塑公民社會及地區的創意媒介。

總結:
社區社區總體營造既然叫總體,那就是我們大家有心共同經營就要細心設計,容或觀點不同、速度不同、啟發不同,也要以善念相待相信社區居民、伙伴、社區、各種不同領域專家、各種資源等,有了這個前提,我們才能在文化美、環境美、生活美的議題上有了更有效率和持久的經營績效。

資料來源: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www.cca.gov.tw/

「台北新一代」海報&服裝展


所有各大專院校,我最欣賞樹德科大流行設計系畢展的海報~那曾經是我想讀的科系.....




這個人是男生啦!我只能說他很有勇氣...雖然扮成女生穿婚紗~但他一點也不娘,況且他的腿比女生還美~

「台北新一代」黑色童話中的視覺震撼.....





「台北新一代」中的海報內含寓意.....




2008.5.17台北新一代







這次去台北新一代,看到了許多很棒的設計,放這些照片和各位同學們分享吧!

新一代催生好設計,中看更要中用



關於台灣設計產業,有很多數字證明它正在往上飛奔。國際備受矚目的四大設計獎——德國iF、Red Dot、美國IDEA、日本G-Mark,從2004年開始,愈來愈多台灣設計師穿梭其間,甚至在此嶄露頭角。2004年共有53件設計得獎;2005年共100件作品得獎,包括兩面金牌;2006年共146件作品得獎,6面金牌;2007年133件得獎作品,2面金牌。2008年不滿半年的時間,已經有145件作品得獎,其中還包括了五面金牌。台灣設計作品大量得獎,代表兩項重要意義,其一,台灣設計產業已具備豐沛能量,善加運用這股能量,可推動台灣產業開始走出代工、微利的紅海,發現自己的新藍海。

懂設計更要懂實務
第二項意義,光芒閃耀的設計產業,極需更多潛力新秀加入,當大學生失業率創新高的同時,設計產業卻正鬧人才荒。經建會科技人才需求推估報告顯示,工業設計人才,不管是學士或碩士學歷,目前供給均呈現短缺。而台灣創意設計中心的調查報告則預估,近年來,設計服務業的從業員工人數,平均增加13.9%。大可意念設計跨入科技界,與工業研究院合作,成立「未來生活中心」,將前瞻技術轉化為優勢商品,在奪得國際設計獎後,團隊成員立即被各大企業鎖定,挖角一空,年薪至少百萬。當設計產業一片榮景,企業界卻高喊著:「聘不到適合的人!」特別是除了設計專業以外,同時具有其他跨領域能力,譬如行銷力、企畫力的優秀人才。設計業的經營,正出現M型化的模式發展,一方面,規模龐大的設計公司日益增多,風格化,營運簡單且成本較低的個人工作室也逐年增加,反而是中型設計公司面臨縮編與倒閉。台灣創意設計中心表示,大型設計公司增加後,專業的設計管理人才不足,更為凸顯。所謂設計管理人才必須要能肩負文化創意產業的管理、專責客戶管理與客戶關係經營,它的需求超越了MBA的訓練,需要專業的藝術碩士(MFA,Master of Fine Arts)。企業界對設計師的實務要求相對提高,但年輕人空有創意,卻少了務實的能力。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丑宛茹主任表示:「設計不只是天馬行空,進了設計系,(幻想)早點破滅,也是很好的事!許多年輕人對設計一知半解便興奮地跳進來,以為設計就是躲在幕後畫圖,以為有雙萬能的手會幫你把事情做好。如果是這樣想,不如趁早破滅吧!」

業界偏愛跨領域戰將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對學生要求格外嚴格,每年大大小小的考試、展覽不斷,能夠順利在四年之內就取得學士學位的學生,平均只有四成;九十七學年度,研究所有200人報名,只錄取12人,其中只有4名是本科系的學生。連醫學系、物理系的學生都想轉念設計。大學一年級的課業中,專業課程佔了大多數,丑宛茹表示:「要讓他們盡早認識自己,適合的人就留下,不適合的學生趁早輔導轉系。」有的學生自嘲是學科不好,所以想念「可以一直畫圖的設計系」,丑宛茹老實不客氣地說:「工業設計講究邏輯,數學怎麼能不好?國文不好要如何與人溝通作品理念?英文不好要怎麼在全球化時代跨國競爭?」「你的點子真棒,為什麼大企業都沒想到呢?」丑宛茹反問學生:「企業也許思考了一百遍,知道成本過高、取材不易等,設計一定要落實!學生一定要提早面對企業界更嚴酷的要求,實務掌握越多、有工作的節奏感,以及加強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就能獲得企業青睞。」這麼辛苦,還是有很多人對設計領域充滿憧憬,因為設計從來就「不只設計」,設計裡面有遠大的夢想,能夠實現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所有想像,大可意念設計總監謝榮雅認為,設計最棒的,就是創造人類的未來生活模式。台灣設計產業,曾走過跌跌撞撞的草創期,終於走出自己的路,當前的30世代設計人何其幸運,在第27屆「新一代設計展」的會場上,總共有107所國內外設計科系學生參展,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微笑,那是台灣設計產業的未來。